《蜘蛛侠:英雄远征》瑕不掩瑜地扣合当代议题的超级英雄电影
延续《蜘蛛侠:英雄归来》的成功在先,接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惊人票房之后,索尼与漫威合作的最新蜘蛛侠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试图在《返校日》的明确小格局和幽默感,以及两部《复仇者联盟》电影的史诗框架与严肃调性间取得些许平衡。
而一如《终局之战》,本集既要延续前集的调性、又要延续《复仇者联盟》的史诗格局(甚且还要处理钢铁侠与蜘蛛侠的关系),还得要接在第一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纯就结果来说,《蜘蛛侠:英雄远征》能够达成上映前的期待已经可说是超乎想像的成就,也维持了漫威一贯的高娱乐性与品质,尤其动作设计相当出彩(如果你特别热爱蜘蛛侠式的摆荡,这集应该可以完全满足你的需求)。虽说其间难免有些因为讯息过多、叙事仓促所造成的小瑕疵,但整体而言仍是瑕不掩瑜的水准。
但《蜘蛛侠:英雄远征》的前半段(直到电影中段的翻转之前)时不时出现漫威电影少见的不确定感,除了要考量全新的叙事环境(欧洲五大城市之旅,加上纽约就横跨六个国家)与《终局之战》带来的叙事包袱,加上电影本身还有自己的叙事意图(如彼得帕克本身的爱情线),让本片的叙事有着漫威少见的混乱,虽算不上有重大失误,但许多设计上的过度巧合或手法的直接,都让人感受到电影真的有太多故事与讯息想说也需要说,以致于必须牺牲些许叙事节奏和剧本的细致度,来换取剧情推进开展速度的妥协感。
所幸一旦各个角色的动机经过确立,且随着电影核心命题一并出现之后,《蜘蛛侠:英雄远征》的后半无论是叙事流畅度或制作水平上,都有着明确的提升,可能是导演乔恩沃茨也渐渐修正了电影前半某些制作质感上的毛边,在逐步扩张的动作场面中,建立了本集的视觉风格和奇观,一路高歌猛进到片尾,让最后高潮戏的伦敦最终对决,成为近年漫威最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片尾高潮。另外幸运的是,尽管充满了各式战斗动作场面,乔恩沃茨在调性上的掌控还是稳住了彼得帕克作为高中生面对爱情的腼腆与渴望,让彼得帕克这个角色不只是另一个超级英雄,而是一个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人,这点值得大力称赞。
当然,随着每部电影过去,汤姆霍兰德都更加证明自己是饰演蜘蛛侠的最佳不二人选,完美捕捉了角色的心情与形象,与辛蒂亚之间的火花也相当亮眼。即使新加入的杰克葛伦霍可能没有前一集的米高基顿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但纯就角色来说,又是漫威完美扣合当代议题与困境的精彩设计。
简而言之,《蜘蛛侠:英雄远征》作为一部漫威电影,该要做足的元素无一不有,又塑造出蜘蛛侠与彼得帕克的个人性格,且确实在前集基础上又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的社区型超级英雄成功「长大」,未来在下阶段漫威势必能顺利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