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这部无情打碎你“富豪梦”的金棕榈,凭啥能拿年度第一
如果要说最近最火的电影,除了国漫《哪吒》这部不断突破内地票房的院线电影外,最近这部韩国第一个“金棕榈”大奖的《寄生虫》也是在出资源的第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引起了不少关注。
而这部电影在里面对所谓“贫富差距”的探讨,无疑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那么《寄生虫》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顾名思义,电影讲述了一个极度贫穷的家庭,作为一群“寄生虫”,如何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渗透进一个大会户人家,然后如何苟且偷生的故事。
电影开头,是一个狭窄的窗户,天花板上挂着袜子,因为那是唯一可以提供太阳照晒的地方。
之后视角慢慢拉开,我们才知道,这是一间地下室。
住在里面的是一家四口,弟弟正拿着手机在整个地下室找wifi,这种特殊的上网方式,可以说是穷人专属了。
然后是透过窗户,外面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周围杀虫,女儿叫嚷着赶紧把窗户关上,而爸爸则认为这是一个给家里免费杀虫的绝好机会,而他们却浑然不知,在整部电影里的虫,正是他们这一家人。
儿子的同学突然拜访,而明明在吃饭的这一家人,因为怕客人看到寒酸的食物而矢口否认:
由于同学临时有事要出国,于是把自己正在给一个富人做的家教工作让给了弟弟,而故事也因此正式展开。
在开篇,导演就简单粗暴的展现了穷人是如何“穷”的,而跟随着弟弟来到富人家,映入眼帘的,也是很直截了当的“富”
一望无际的草坪,富丽堂皇的室内装潢。穷,富的对比也在这两种镜头变换中被无限放大,讽刺也油然而生。
这个家的女主人似乎很天真,三言两语就决定录用弟弟,而能说会道的弟弟,更是抓住机会忽悠,设计逐一让富人家解雇司机和管家。然后让自己的全家都一个接一个地假装专业司机,管家进入富人家庭“寄生”。
不少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特别不理解为何富人会如此愚蠢,接连被这一家人骗得团团转却浑然不知,未免把富人描写得太过天真。或许,这正是导演的用意,扎心的暗示着:富人再愚蠢,他也会越来越富,而穷人再爱耍小聪明,依然只会越变越穷。
因此,我们都会觉得受骗的富人值得同情,就连电影中施骗的四个穷人,也在吃饭的时候谈起了这一家人的善良好骗:
然而,富人真的善良吗?
表面上看,奉俊昊将两个富人设置的异常脸谱化,但导演想暗示的,除了表面上所呈现出的善良外,更多的伏笔在表现富人的“伪善”
最明显的是气味。由于长期住在地下室,贫穷的一家身上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气味,而这“贫穷”的气味,即使怎么伪装也是摆脱不掉的。
虽然富人一家看似平等地在对待比自己更底层的人,但其实在好几个场景里,他们因为那一家人身上散发出的地下室气味而偷偷捂上鼻子。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意象,都作为非常重要的线索贯穿了整一部片子。
比如电影中的蟑螂,就在富人一家人去外露营的时候,爸爸一家人也借机当上了这个家的“主人”
这时候妈妈说了一句“如果这个时候富人回来,我们会像蟑螂一样四处散开吧。”因为蟑螂是一种只能生活在暗处的生物,人一出现,灯一打开,他们就会“哗”的一下四处逃散。
这里是妈妈在自嘲他们自己的虚伪。
故事的最后,为什么爸爸要杀掉富人朴社长呢?
我想,是因为他终于意识到,穷人就如同蝼蚁,既然活不过明天,当然也就不需要计划。
既然反正也没有未来,当然就做什么都无所谓了。情绪化的宣泄,虚无的、绝望的困兽之斗,都无所谓了。
这部电影实在太过于真实,残酷,让你在观看过程避之不及却依然逃无可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我们人人都是”寄生虫“,当你最终意识到内心无法填补的巨大深渊时,或许你做出如同电影中的爸爸那样的选择。
最后只有在梦中,才得以爬出暗无天日的地下室,看见久违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