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懂好声音,专业院校比不过酒馆打烊?太水还是审美进步?
《中国好声音》历时八季,毫无疑问本季节目是最“水”的一季。作为好声音的忠实观众,看到今天真的有些话想说说。《好声音》没了“好声音”只能用造梗来弥补收视率了。不知何时好声音没了原来的味道,节目进程很“焦躁”,学员不走心,导师很伤心,还要为了节目效果硬夸,真的垮了!
23日晚,2019《中国好声音》播出第六期,也是首场导师对决。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新晋导师王力宏和李荣浩第一次正面交锋,可谓是一台强强碰撞的好戏,最终李荣浩战队以3:2的成绩险胜,但是这个结果却让我们有些看不懂了。
本来开始时,小编在心里是偏向于王力宏的,因为无论从唱功上还从咖位上,李荣浩都不如他。另外,李荣浩才出道多少年啊!但是事实是最能打人脸的,果然,王力宏被李荣浩给打败了为什么是这种情况?难道评审团都眼瞎了吗?都拿黑钱了吗或者又是被暗箱操作了?
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淘汰原因,以及大家看不懂的一趴在哪里!首先,这一市场趋势,从上一季冠军旦增(min)尼(gan)玛的演唱风格上就看出来了。观众或听众们对于歌曲演绎的精致程度、感染程度、小味道、小技巧等元素更加在意。相反对于大江东去、大气磅礴、直逼耳膜的飙高音已经审美疲劳了。大家应该还记得《歌手2019》节目里的张芯和龚琳娜吧?她们的声音何等高亢,谁能高过她们?但是最终不照样被淘汰了吗?
所以王力宏带队选出来的这些专业院校毕业的专业歌手,声音太过于模式化,或者说太过于高级小众,以及不能引起观众共鸣了。相比于李荣浩这边,李荣浩比王力宏小了将近10岁,李荣浩所选的歌在年代上就更年轻一些。比如,《疯子》、《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小半》,这些歌都不够专业,比起那些美声高音的技术难度来说,也就算得上的翻唱流行歌曲,没有技术难度。但是他们还是赢了。
所以说大家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野路子能够战胜学院派,如果成功都能这么不费吹灰之力,那么这么努力学习考进高层学府还有什么用?不过换个角度看其实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不是观众的口味变了,而是年轻人成长了,很多经典老歌已经入不了他们的法眼,文艺化、个性化、白描化的风格已经渐渐成为主流,不过这也是华语乐坛的一个进步,毕竟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够赢得未来。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