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惊了,原来那些大牌的品牌故事都是编出来骗人的?

惊了,原来那些大牌的品牌故事都是编出来骗人的?

发布时间:2019-09-28 12:48:39

很多对美容有所涉猎的人应该都对一些品牌的品牌故事有所了解。像什么SK-II的科学家参观清酒厂就发现了神奇的酵母“Pitera”,Lamer海蓝之谜的创始人博士在烧伤后历经12年6000次试验终于发明了一款能够修复自己容颜的产品……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口口相传的传奇品牌故事,多数都是忽悠人的。

杜撰品牌故事已经成为了建立一个品牌的硬性指标。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大牌,原来故事也并非那么美好,一切都是为了塑造品牌形象,为了营销效果。

就拿Lamer来说——源于美国前太空物理学家Max·Huber博士的一次意外烧伤,因无法治愈,只能自己展开科研,历经12年、6000多次实验终于研发出了具有神奇治愈能力的精华面霜。

事实的真相是:Max·Huber这个人的身份根本就是假的,产品的功效也没有吹嘘的那么神奇(作用当然还是有的)。

再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化妆品牌故事,就会发现,故事逻辑与脉络惊人的相似……

类型1因为创伤

代表品牌:海蓝之谜

这个版本最常见,故事的逻辑就是——因为创始人自己或者家人、爱人的意外皮肤创伤或先天疾病、特殊肤质让创始人甚为哭闹,而当时医疗水平无法治愈这些创伤或疾病。创始人决心自己研发一款具有超强修复力的产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品成功研发并造福当时的人民,还逐渐发展成了大品牌。

类型2:有一个庄园……

代表品牌:欧缇丽

常见于欧美的各种天然植物系品牌。因为创始人家族传承下了一个葡萄庄园玫瑰庄园等等。或者家族还开了个专门卖这些植物蒸馏水的店,经营了上百年,一直深受欢迎,后来成了天然植物化妆品品牌。

类型3:皇室背景

代表品牌:pola

常见于各种贵妇品牌。尽管各国皇室在当代大都已经失去百年前的辉煌,但是皇室生活仍然象征着贵妇生活的极致,护肤品一旦搭上了“皇家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个金字招牌。拥有较长历史的日本、欧洲品牌都喜欢标榜“皇室”身份,然而时间跨度一旦长了,就很难考究其真实性,有可能它们在历史上真的是“皇室专供”,也有可能只是哪位皇室人员有用过而已,而真相到底如何也只能听品牌的一面之词了。

类型4专业身份

代表品牌:赫莲娜

好多医美品牌或实验室科研品牌会讲述自己是起源于美容院、整形医院、皮肤科医院等。以增强专业感。创始人通常是药剂师,应用化学生物学方面的专家。

类型5意外诞生

代表品牌:祖玛珑

也有少部分品牌是阴差阳错做起来的,就像中国古人发明炸药类似,本来是想炼仙丹的,结果发明了炸药。比如大名鼎鼎的祖马龙品牌,是源于一次意外的创作,创始人意外调制了一种肉豆蔻和姜花香型的浴油送给客户,没想到却大受欢迎,不停有回头客。后来她干脆自己创立了一个香水品牌。

类型6打感情牌

代表品牌: 春雨

故事逻辑就是——创始人的爱人,或者家人皮肤特别敏感,或者是得了什么慢性皮肤病,去医院看不好,用市面上的任何产品都不行,都会出现副作用。 出于对他们的爱,创始人决心研发出一款纯天然,适合问题肌肤的产品,最后发展成为大品牌。

为什么要品牌故事往往都是失真的 ?

很简单,因为品牌需要靠外在的包装为其增添附加值,而品牌故事就是一种包装。没有传奇背景的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就没有太深入了解的欲望。

品牌故事,是品牌的门面,是建立消费者认知的起步,更是品牌产品设计与生意发展的根基。所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品牌运营者,去仔细雕琢与润色品牌故事,剔除不相干的因素,又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时尚传奇:香奈儿)

品牌专家、品牌理论创始人杜纳·E·科耐普曾说:“品牌故事赋予品牌以生机,增加了人性化的感觉,也把品牌融入了顾客的生活......。

首先,品牌故事之于品牌就像灵魂跟肉体的关系,抛开品牌故事,任何一个品牌都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标识而已。只有当一个合理的品牌故事被挖掘、被传播,原本陌生的虚无的品牌变得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同时具备说服力的亲和力,品牌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传播。

其次,品牌故事的互动性能够带动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使得品牌形象更生动、渗透性更强、更易激发口碑传播,相比广告传播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

最后,不少品牌故事还蕴含企业文化内涵,通过品牌故事把企业和消费者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保持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面对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消费者对品牌的遗忘性、选择性更大,让品牌讲故事,赋予其文化营销的品味与灵魂,才能永葆企业发展生机。

哪怕这个故事并不保真。

那么该如何分辨品牌故事的真假?

坦白讲,没有百分百真实的品牌故事。至少截至目前为止,很少有。其实真假也不太重要,营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艺术性的阐释与略加夸张,只要无伤大雅、没有故意忽悠消费者去做出错误选择,产品本身质量也过关,那就还能包容。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撒谎成本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坦诚沟通。

但总会有一类品牌,从开始就撒谎,从名字、到品牌故事、再到宣传、甚至连品牌“国籍”都是伪装的。这种伪装比较可怕,是因为它会混淆消费者的选择,引导消费者做出伤害自身的选择。比如经常有国内品牌,伪装自己是国际品牌;也有国内品牌,直接抄袭国际现存的品牌,这个性质就恶劣了。

这种情况至今还挺常见,如何分辨呢?

坦白讲,毫无捷径。只能自己去多搜集信息,多方对比,以防上当受骗。

作为品牌人,如何让你的品牌故事事半功倍?

有几个简单的技巧,可以尝试:

尽量坦诚,人总是很难装的像别人,品牌也是;讲初心,但不要过分渲染匠心,免得用力过猛;借助权威,借助消费者容易联想的可信服来源;时时更新与润色你的品牌故事,以期能匹配新的语言环境,保证你的品牌宣传、产品设计、渠道体验,都能与品牌故事一脉相承,互相裨益。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德州知名律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德州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