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追求极致的日本,在住宅设计理念上会有什么不同?
原标题:以人为本,追求极致的日本,在住宅设计理念上会有什么不同?
提到日本,这个以人为本,追求极致的国家,在住宅设计上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目前我们常见的回家流线图:
日本住宅设计理念
“融合功能与美感酝酿以人为本的温暖氛围”
日本人的居住观是十分超然的,将住所看做是生存的基础,日本住宅在设计上讲究“小、巧、精(致)、(舒)适”的实用主义。以大进深小面宽户型居多。
日本公寓精装修入市,精装修后仍然具有灵活性。日本的户型被称作长效住宅,户型可以灵活调整,而中国住宅很多称重结构在户型中间,户型调整相对不灵活,多重视赠送面积,没有考虑到家庭的成长性需求,只能根据家庭和年龄的增长而更换房子。
那么我们来先来看看: 日本人回家的入户流线是什么样的呢?
玄关礼仪在日本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房屋中的玄关的尺度不断增大,功能不断增多,使得玄关真正的得到利用。
日本的玄关收纳设计
在日本很多住宅还会在玄关空间设有洗手盆,他们喜欢在玄关装洗手盆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回家时洗手,保证自己的清洁,尤其是一些有小孩子的家庭,也能够让他们养成一个进门前洗手的好习惯。
对于很多小户型卫生间就在玄关旁边,其实完全是可以考虑将洗手盆放在玄关处的,出门前还可以整理一下自己。另外也能让卫生间显得不会那么拥挤,可以有效利用玄关的空间。
为了让玄关显得整洁美观,给来客有个好的印象,日本人甚至把家族入线和来客入线分开做成了双玄关。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设置双玄关呢?
左边是主人用的玄关,用来收纳,右边则是客人用的玄关,简洁干净。
尤其是下雨天的雨伞,以及婴儿车等等。然而这些物件的收纳,势必会让玄关显得杂乱。对于追求极致的日本人来说,这点显得不能容忍,双玄关把主人入线和来客入线分开显然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玄关用来收纳鞋子用品,但是藏起来,外面看不出乱。而客人用玄关则注重用材料、形态、摆设、灯光照明等,展示主人的情趣。
与中国的主卧布局不同,日本的主卧离门最近,有了最快到家特权。应门,收发快递也会方便。在早上起来后进行洗漱由主卧到洗面室再到厨房的移动非常方便,主卧都会设有衣帽间。
卫浴空间分间化:日本把卫生间分成三部分,其面积比我们的2个卫生间之和要小。不但面积上有所节约,而且使用率也能提高。
日本的餐厅与厨房客厅融为一体,同样占据着户型最好的南向位置,落地窗开敞,光线明亮,感觉非常宽敞,没有过多的折角,视野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餐心情也会舒畅一些,更多是享受一家人团聚就餐的过程,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吃饭。
开放式厨房是为了增加家庭乐趣,方便女主人在厨房工作时及时观察到处于起居室的家人的动向。
很多中国人不接受开放式厨房是因为油烟问题,如果把灶台放在靠近餐厅的一侧,油烟可能会比较大,油渍也可能会溅到外面,基于这些考虑,可以把灶台放在背面一侧,这样水槽区域的操作台也会增加,单独划出的炒菜区域会更容易打扫。
日本住宅空间的回游性非常有特色。厨房、洗衣间、浴室都连在一起。主妇在厨房做着饭的同时,又可以走到浴室去放洗澡水或打扫卫生间,劳动的效率明显提高。
传统的日本家庭没有中国的客厅,而只有类似于欧美的起居室,相对于功能单一的“客厅”,“起居室”更侧重于与家人同乐。日本社会并不是那么欢迎外人做客,日本的起居室的主要职能是家人共同的休闲场所,会客属附属功能。
所以,日本的客厅在住宅的最深处,也是一家之中最重要的位置,占据了整个户型朝向,采光最好的位置,一般占整个户型的全部南向采光。
居住的舒适性,体现在哪里?不单是施工精良、装饰华美, 更根源于设计的人性化,以人为本。
如果以国内的户型设计标准看,讲究动静分离、洁污分区,起居室和餐厅作为动区和作为静区的卧室之间相对分离,保证各功能相互不会干扰,但在日本的户型设计中倒不是那么看重。相信这次疫情之后,今后社区、住宅及房型的设计会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摘自: 聊聊养老那些事儿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或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