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霸用垃圾造了一座楼,却引来了成龙,更让全世界看到了未来
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我们时常感叹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那些美丽而神秘的异地风光
无论陆地还是海洋,无论荒原还是小岛
都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但是,你知道吗?
人类一边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大自然的馈赠
一边又向这些人间仙境伸出了
“罪恶”的手
两个月前
一头名叫 Tahlequah 的虎鲸妈妈
与刚生下来不久便夭折的宝宝
进行了17天的漫长告别
悲鸣不止
深沉的母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由于人类毫无节制地破坏生态环境
“海洋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
一次又一次地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甚至造成了它们的无辜惨死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不知悔改的人类
将要遭受难以承受之痛~~~
一只到达浮冰,无处可逃的北极熊
记得电影《美人鱼》中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
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了,
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
冰川不断融化,海象的家园正在不断消失
在垃圾桶中觅食的北极熊
庆幸的是
有人还在肆无忌惮地破坏
有人却早已默默地付出行动
以一己之力在为
停滞不前的环境保护做贡献
台湾设计师黄谦智
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环保斗士”
在台北市
有这样一座大楼
看起来普普通通
和一般的时尚大厦并无二致
但是仔细一看
这座9层楼高的建筑
墙体上的每一块“砖”
居然都是一个塑料瓶
这座环生方舟(EcoArkPavilion)
就是由黄谦智设计建造
他自己也没想到
这座150万个塑料瓶
搭成的轻飘飘大房子
原计划一年拆除
结果两年、三年……八年过去了
依然坚固如初
还让他捧回了2010年
英国金融时报的“地球奖”
2011年华尔街日报的“亚洲创新奖”
这种让回收材料重获新生的新技术
震惊了全世界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总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2004年就拿到哈佛建筑学硕士学位
黄谦智本该成为一位建筑学教授
当他在课堂上讲起
“垃圾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时
学生们表示“听不懂”
因为当时
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
一方面技术上迟迟没有突破
另一方面
全世界每年的塑料瓶生产量
已经达到了5000亿个
每年有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流入环境
(OECD2018年8月报告)
连深海鱼
都逃不过塑料微粒的魔爪
解剖一只迁徙途中死去的鸟
肚里竟是触目惊心的塑料垃圾
摄影:Chris Jordan
西藏高原上的牦牛
正在垃圾堆里觅食
人们总以为
做成了空气净化器
看似并不相关的
垃圾与建筑
在这位环保魔术师的手下
变成了环保的艺术
我们总以为环保离我们很远
其实,我们吃的每粒米
都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了垃圾
我们喝的每瓶饮料
都有可能给自然造成负担
但是几乎没有人
会在把垃圾丢进垃圾桶时
想一想它们将去向何方
更没有人
在丢弃它们之前
想一想能否动手改造、变废为宝
黄谦智的奇妙设计
让人们相信了
垃圾可以变成衣服、家具、建筑
甚至可以用来造飞机
参与最高级复杂的产品工程
人类的思考
技术的进步
真的能让这个地球
好一点、再好一点
而垃圾
本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只要有艺术的巧思、实干的双手
垃圾的去处绝不止废弃桶
反而能化身成美
点亮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