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 为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
原标题:慢生活 | 为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
在快节奏的当下,忙碌会成为我们对生活粗糙的理由,粗糙惯了,对精致也就逐渐无感。家作为生活的容器,一不小心就会暴露主人的品位和状态。
买一个怎样的房子,住在一个怎样的小区,请什么样的人来装修设计,其实还是改变不了我们生活的本质。一个动人的家必定有有趣的主人,作为与之相匹配的那个空间也必定会用一种持续和生动的方式来记录生活。建筑师老王和他的夫人筠君就给了我们一种现代慢生活的样本。
家是生活的容器
老王和筠君的家并不算大,一个140平米的高层单元,却是一个处处有“风景”的房子,没有过多格局的改动,他们的家却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我们这些朋友。每一次去老王和筠君的家都有新的发现:墙上刚添的字画,鲜花盛放在别致的花器中,旅行带回的新茶具,一把有故事的椅子,丰富的色彩和质感,精致的美酒佳肴,优雅好客的主人……置身其中让人觉得时刻被视觉之美和温暖的氛围所感染,甚至你会审视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不可以如此丰富细腻。
原来那些因为“忙”而被我们忽略甚至不屑的形式也是有序生活的要素。现在的房子住了八年,却越住越有味道。老王和筠君的家魅力何来?
细想下来,我觉得他们过着一种注重仪式感的生活,所谓仪式感也许就是俗话所说的“讲究”,一种相对慢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对节日、纪念日等家庭节日的重视,对衣着、食物、器皿、家具等生活细节的讲求。仪式感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自律和对人对物的尊重。如同为美好的食物配上精致的餐具是对食物的尊重,花器茶具之于花与茶,美好体面的生活也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空间,内容与形式缺一不可。
家中趣物
老王和筠君都挺爱买东西,建筑师老王的爱好有明式家具,紫砂,瓷器和寿山石等,生活家筠君喜爱伺弄家中的花花草草和各种器物。这些年,随着主人兴趣爱好的变化积累,他们的家也在逐渐生长变化,越来越丰富。
书房不大,却藏着很多老王的宝贝
书房中的玫瑰椅,也叫文人椅
老王的文房四宝
老王的寿山石
入口玄关处的门神木雕
客厅中的晚清民初中式老家具
窗台的案几
老王说刚开始他们只是会凭直觉收集觉得好看的东西,对美物的把玩和欣赏让他们开始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物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并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他们对日常生活之美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两人的审美观也越来越一致。
竹根雕作品
黑黄檀都承盘与青花莲子缸
瘿木花架与满绘山水段泥花盘
旅游时在世界各地收集的小物件
女主人筠君与女儿小瑛
能干爱笑的筠君是天生的生活家,家里东西虽然多,却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筠君还喜欢不厌其烦地变换家中的装饰,认真准备每一个节日每一餐饭每一次朋友聚会,并乐在其中。除了伺弄花草外,茶道,手工也是筠君的兴趣所在。
美美的女主人筠君
美之于生活到底有多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至少我会认为注重细节和仪式感的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也是一种对抗乏味日常的方式。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老王和筠君并不闲,甚至很忙,但他们舍得闲,舍得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物上,舍得用闲下的时间和心境来体会日常生活的细节之美。在我身边,他们也是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空间、个人修养三境合一生活方式的最好实践者。
|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