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规模刺激计划 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直接受惠
疫情之下,德国在紧急采取一系列医疗和社会措施的同时,经济救助方案也很快出炉。德国经历过2008年的欧债危机,深知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刺激方案必须密集出台。
一、信贷扩张,国家担保
针对流动性不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政策性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将为该国企业提供贷款,金额不设上限。“我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劳动者和企业。”财政部长肖尔茨(Scholz)强调。在政府的授权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信贷总额度增加了约3570亿欧元,升至8220亿欧元。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对1000万欧元以下的贷款将简化风险评估程序,对300万欧元以下贷款将委托企业的开户行进行评估。此外,大型企业将获得80%的差额担保,中小企业的差额担保额将达到90%,这将大大方便商业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也做了优化调整:对于大公司执行的年利率为2%~2.12%,中小企业则为1%~1.46%。贷款期限最高为5年,首年免还款。
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Altmaier)表示,运转良好的企业不该因疫情而破产,就业岗位也不应由此减少。德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公司度过危机,提供全面流动性支持和快速担保。
此外,联邦政府还将为企业提供“保护基金”,其中包括:4000亿欧元的债务担保,用于应对公司的流动性瓶颈并帮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再融资;1000亿欧元的资金授权用于企业资产重组,比如收购股份,以确保公司的偿付能力;1000亿欧元的信贷授权,用于复兴信贷银行特别项目的再融资。诚然,“保护基金”的重点对象是大型公司,但也可以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行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这项经济稳定基金将保障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除了联邦层面,地方政府也积极保证信贷。比如,巴伐利亚兴业促进银行(LfA)将提供总额达5亿欧元的银行贷款担保,并把差额担保提高到80%~90%。此外,该州还设立“巴伐利亚保护伞”机制,旨在保持流动性,防止公司破产。萨克森州推出了不超过5万欧元的无息次级流动资金援助贷款。在特殊情况下,可提供不超过10万欧元,期限最长为8年的贷款,而且前三年不用偿还。二、财政预算突破限制
疫情也促使了德国财政政策的转变。近年来,德国对财政支出较为谨慎,推崇财政平衡,避免赤字。但此次疫情让德国重新审视财政政策,财政平衡原则不应一成不变,在特殊时期完全可以突破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Schuldenbremse)限制。
3月23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1225亿欧元的“新冠护盾”危机预算,加上今年税收减少的335亿欧元,今年的补充预算将达到创纪录的1560亿欧元,超过原2020年联邦预算的40%。除了35亿欧元的防护装备购置费和疫苗研发费用外,危机预算还包括550亿欧元的战疫特别基金,用于卫生领域。
此外,预算还为实体经济制订定了一项总额为50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计划,可惠及3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那些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又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只要证明2020年3月之前经营正常,因疫情影响可得到资金支持。资助时间3个月,用于支付租金、还款等,具体方案为:5人以下的企业最高可以申领9000欧元,10人以下的企业最高可申领15000欧元。
在联邦政府制定方案之前,许多地方早已在行动了。巴伐利亚州是第一个拿出紧急纾困方案的:对于不超过5个雇员的企业,纾困金为最高5000欧元,5~10人为7500欧元,50人以下的为15000欧元,250人以下的为30000欧元。其他联邦州也不甘落后,紧接着公布了相应的补助或优惠贷款方案,主要面对中小微企业。三、缴税延期免息
企业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无法按时缴纳税款,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延期缴费,一般情况下将获得免息。该项规定涉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增值税。对于逾期未缴的税款,今年底之前将不会通过法律方式解决,在此期间产生的滞纳金将予以免除。缴税免息延期方案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负担。
企业、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还可以申请调整预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一旦纳税人预计的收入由于疫情下降,可通过快速审批退回预缴款。这项措施也将改善企业的流动性。
以黑森州为例,目前2020年底前需缴的税款已暂缓征收。该州今年的增值税预缴款也已全部取消。对于已支付的款项,政府将予以退还。据估计,企业可因此最多获得15亿欧元的临时流动资金注入。四、短期雇员补贴门槛降低
另一个应对危机的利器是短期雇员补贴(Kurzarbeitergeld)。受危机影响,不少工作岗位将缩短工作时间,从而减少收入。对此,国家将给予部分补贴。该补贴根据收入的净损失计算,和失业保险金的比例保持一致,通常为失去的税后工资的60%,如果雇员拥有子女,短期雇员补贴比例则为67%,该笔费用由联邦就业局支付。
具体计算还和税级、育儿免税额等有关。比如某雇员原税前工资5000欧元,现由于工作时间减少,工资降为2500欧元,若其税级为3,育儿免税额为1,则可计算出短期雇员补贴约为959欧元,最后到手收入总计2897欧元,只比正常情况下少约15%,企业成本则下降了一半。短期雇员补贴领取时间目前最长为12个月,未来可能会延长到24个月。
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共有5.5万家企业申请了短期雇员补贴,受益员工总计130万。短期雇员补贴为许多中小企业减轻了压力,使员工免于被解雇,从而渡过了难关。
为应对此次新冠肺炎危机,短期雇员补贴的门槛被大大降低了,只要企业有10%的员工失去了超过10%的收入,企业便可以申请短期雇员补贴。此前要求必须至少有1/3的雇员收入减少。此外,国家还将100%返还缩减工时所对应的社会保险金。政策一经推出,申请者络绎不绝。德国政府申请流程也被简化,最早4月份即可发放。预计德国将发放215万份总计金额为40.6亿欧元的短期雇员补贴,加上返还的社会保险金,一共需投入资金100.5亿欧元。
纵观目前德国各级政府的纾困方案,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直接受惠于紧急援助计划,大型公司则更多从信贷、税收和国家入股政策中受益。但对于规模在几十到数百名雇员的中型企业来说,普惠的纾困计划之外依然缺乏国家层面的、更有指向性的优惠政策。下一步提出减税方案,这类企业应成为重点考虑对象。
流动性是一个短期的大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问题。对于受疫情严重影响的餐饮、旅馆、旅游、会展、零售等行业,有必要尽早研究出台细致而针对性强的扶植政策,以帮助企业稳定预期,做好复工准备。
来源: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