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粗野主义建筑:水泥铸就的巨大沉默物体

粗野主义建筑:水泥铸就的巨大沉默物体

发布时间:2020-04-13 21:27:38

粗野主义(Brutalism)起始20世纪50年代,由建筑大师于勒·柯布西耶最早提出。 这是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准则,在设计上主张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优先,在视觉上则表现为是对建筑材料的原始质地的暴露和直观展示。因此粗野主义的建筑物总是能看见粗重巨大的混凝土构件,夸张的整体结构,如同由混凝土铸就的巨大怪兽,沉默的匍匐在城市或者荒野之间。这座教堂位于瑞士小镇瓦亨多夫,是瑞士设计师彼得·祖姆托的作品。在高达12米的混凝土外壳之内,是由经过燃烧的云杉木构成的弧形走廊和幽闭空间,以及与外界直接通透的天窗。这座教堂的建造方式尤为特殊:先用云杉木搭建出框架,在木制框架上建设混凝土外壳,之后将木质结构一把火烧掉,只留下混凝土的部分。建筑师反向的运用了粗野主义的手段,用建材本身的粗粝形成浑然天成的简朴美感。

这栋小屋出自日本建筑师木村晃一,可以说是粗野主义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上的绝佳范例。他化用了粗野主义的美学范式,软化了粗野主义建筑中实用为先的硬朗做派,打造出一座以适宜人居的安宁住所。这座小屋位于高速公路旁边,由原本的和式小屋改造而来。厚重的混凝土结构在他的手里成为了阻隔噪音和视线、营造安宁空间的保护墙。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德州知名律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德州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